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八上反切博墨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543頁,第1字許惟賢第677頁,第2字
𦮃也。
段注乖者,戾也。此於其形得其義也。軍奔曰北。其引伸之義也。謂背而走也。韋昭注《國語》曰:北者,古之背字。又引伸之爲北方。《尙書大傳》、《白虎通》、《漢・律曆志》皆言北方,伏方也。陽氣在下。萬物伏藏。亦乖之義也。
从二人相背。
段注博墨切。一部。
凡北之屬皆从北。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南面而立,背向北,故引申為北方。
白话解释
北,违背。字形采用两个相背的“人”会义。所有与北相关的字,都采用“北”作边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篆文都像兩人背對站立的樣子,所以表示相互背離。字可正反書寫,不影響其音義,因此,在六書中屬於同文會意。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後2.3.16(甲)

菁2.1(甲)

菁6.1(甲)

乙4320(甲)

吳方彝蓋(金)西周中期

𧽙鼎(金)西周晚期

包2.153(楚)

說文‧北部

睡.法174(隸)秦

縱橫家書67(隸)西漢

老子甲後439(隸)西漢

武威簡.有司3(隸)西漢

禮器碑陰(隸)東漢

熹.易.說卦(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𦮃也。从二人相背。凡北之屬皆从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