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傅的说文解字解释

傅的说文解字解释

人部 部 12画 U+5085

人部

12画

U+5085

方遇切

大徐本

卷别卷八上反切方遇切頁碼261頁,第3

傅相也。从人尃聲。

小徐本

卷别卷十五反切弗孺反頁碼670頁,第3行,第3

傅相也。從人尃聲。

段注本

卷别卷八上反切方遇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487頁,第3許惟賢653頁,第4

傅相也。

段注《左傳》。鄭伯傅王。注曰:傅,相也。賈子曰:傅,傅之德義。古假爲敷字。如禹敷土,亦作禹傅土是也。亦爲今之附近字。如凡言附箸是也。

从人。尃聲。

段注方遇切。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古引申為附,其實傅訓相,相又訓兩人切近,故可引申為附。聲轉為把(訓附,平聲),猶輔聲轉為巴,匍聲轉為扒。

太傅(先生),漢有傅婢(亦女先生)。附近之附可作傅。

相也。古引申為附字用,因傅訓相,相又訓兩人切近,故可引申訓坿。聲轉為巴(訓坿),猶輔聲轉為巴、匍聲轉為扒。《漢書》「傅婢」。

相也。古引申為附,其實傅訓相,相又訓兩人切近,故可引申為附。聲轉為八(訓附),猶輔聲轉為巴、[匍]聲轉為扒。漢「傅婢」,婢之年老者,專教人讀書。

白话解释

傅,辅佐。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尃”作声旁。

字形解说

金文作,從人從「」,下體從又,又、寸同義,乃「尃」的古體。從人,示其身分。從尃,聲符,注明音讀,兼表義。尃,本義為分布,引申有傳達、擴大之義。會二字得輔助、教導之義。戰國文字承之,從尃。篆文承之,亦從尃。隸書承自篆文,所從「尃」略有變形。楷書承自篆文而定體。在六書屬於形聲兼會意。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相也。从人尃聲。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