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乎的说文解字解释

乎的说文解字解释

兮部 部 5画 U+4E4E

兮部

5画

U+4E4E

戸吳切

𠂞

大徐本

卷别卷五上反切戶吳切頁碼151頁,第9

𠂞

異體

𠂞語之餘也。从兮,象聲上越揚之形也。

附注段玉裁注:「意不盡,故言乎以永之。」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考之《尚書》及古金文,乎字絕少作語末詞用者,而甲文、金文乎字皆用作𧦝召之𧦝……以此知乎本𧦝之初文,因後人久借用為語末之詞,乃有後起加言旁之字。古但有乎而無𧦝,說金文者往往謂乎為𧦝字之假,非也。呼召必高聲用力,故字形象聲上越揚,猶曰字表人發言,字形象气上出也。」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乎字,夏淥釋為『象枝柯在疾風中激發的呼呼聲』,字从丂(枝柯),上小點示風聲,當可從。金文上加斜筆為飾,或省三小點為兩小點,為《說文》小篆字形所承。」

小徐本

卷别卷九反切魂徒反頁碼385頁,第4行,第1

𠂞乎者,語之餘也。從兮象聲上越揚之形也。

鍇注臣鍇曰:「凡言乎,皆上句之餘聲也,故曰:『從我者子乎,去我者鄙乎、巳乎,皆聲之餘也,了,餘聲气上出而盡也,指事。」

段注本

卷别卷五上反切戸吳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814頁,第4許惟賢362頁,第4

𠂞語之餘也。

段注乎餘㬪韵。意不盡,故言乎以永之。班史多假虖爲乎。

从兮。象聲上越揚之形也。

段注謂首筆也。象聲气上升越揚之狀。戸吳切。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亦丂之孳乳。伏羲之名大約亦取于語詞,羲和亦一家之人,取名于語詞,稍别輕重。羲在曉母,和在匣母。乎、呼、謼、虖皆為吁气之詞,古止作乎。

字形解说

甲骨文作,從丂,義為語氣。三小點,表示語氣上揚。金文二例,第二例承自甲骨文;第一例,上端增一冗筆。篆文之形承自金文第一例,橫筆變為撇筆。隸書二例,下體彎筆更加左彎。楷書承自隸書,而中筆變直,下端向左鉤起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合體指事。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語之餘也。从兮,象聲上越揚之形也。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