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在旦夕的意思
危在旦夕的意思解释
形容危险就在眼前。旦夕:早晨和晚上;指很短时间之内。
例句现在桂林又危在旦夕,柳州也将不保。(闻一多《组织民众与保卫大西南》)
辨形“夕”,不能写作“歹”。
辨析危在旦夕和“危如累卵”都含有十分危险的意思。危在旦夕着重指危险就要发生;多用于生命;“危如累卵”着重指危险的程度;多用于地方的防守;房屋的倒塌等事物。
谜语午安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十分危险。
典故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包围了孔融屯兵地都昌,孔融派太史慈去请平原相刘备出兵救援。太史慈到平原对刘备说孔融目前危在旦夕,盼望出兵前去解围,刘备立即派精兵3000随太史慈前去,起义军见援军已到,立即解除对都昌的包围。
危在旦夕的词典解释
词语解释
危在旦夕[ wēi zài dàn xī ]
⒈ 危难很快就要降临。指危险之至。
例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臣共饮耶?——《三国演义》
英be in deadly danger; on the verge of death (destruction);
引证解释
⒈ 危险就在眼前。
引《三国志·吴志·太史慈传》:“今 管亥 暴乱, 北海 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说唐》第六二回:“如今 紫金关 危在旦夕,父王因赦孤家出牢,立功折罪。”
茅盾 《子夜》二:“四乡农民不稳,镇上兵力单薄,危在旦夕,如何应急之处,乞速电复。”
国语辞典
危在旦夕[ wéi zài dàn xì ]
⒈ 比喻危险在短时间内即将来临。
引《三国志·卷四九·吴书·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官共饮耶!」
近岌岌可危 朝不保夕
反高枕无忧 安如磐石 稳若泰山
英语in imminent peril (idiom), on the brink of crisis
法语(expr. idiom.) en péril imminent, au bord de la crise
危在旦夕造句
1.同时,许多企业由于专注于定牌生产而忽视了自有品牌的发展,加之入世后国际品牌的猛烈冲击,使得很多"中国名牌"危在旦夕。
2.老人病情恶化,危在旦夕。
3.汉三年(前204)五月,粮尽援绝,荥阳危在旦夕,汉军决策集团一致认为不能坐以待毙。
4.几个同学中毒后,生命危在旦夕,是市上组织有关人员采取紧急措施,全力抢救,才使他们转危为安了。
5.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屈原。这种说法流传的最广。楚王在宠信奸臣,排斥忠良,屈原屡劝不改,反被流放。在放逐途中,屈原听到秦国连败楚国,国家命运危在旦夕,于是在五月五日投河,就有了现在的端午节。
6.老人病情恶化,危在旦夕。
7.绑架后与狗“同住”,食人粪便,日日惨遭鞭打,被摧残得精神恍惚、生命危在旦夕的32天非人生活。
8.几个同学中毒后,生命危在旦夕,是市上组织有关人员采取紧急措施,全力抢救,才使他们转危为安了。
9.几个同学中毒后,生命危在旦夕,是市上组织有关人员采取紧急措施,全力抢救,才使他们转危为安了。
10., 毕竟,生活并非印度电影。阿富汗人总喜欢说:生活总会继续。他们不关心开始或结束、成功或失败、危在旦夕或柳暗花明,只顾像游牧部落那样风尘仆仆的缓慢前进。
危在旦夕的翻译
- Danger may come any time.
- опáсность на носу(быть на краю гибели)
- 危険(きけん)が目(め)の前(まえ)に迫(せま)っていること
- in unmittelbarer Gefahr
- danger imminent(dans une situation critiq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