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雞的说文解字解释

雞的说文解字解释

隹部 部 18画 U+96DE

隹部

18画

U+96DE

古兮切

大徐本

卷别卷四上反切古兮切頁碼112頁,第3

雞知時畜也。从隹奚聲。

鷄籒文雞从鳥。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雞』象雄雞形,特徵在雞冠和張大欲鳴的喙。可能是因為甲骨字小,雞形與其他鳥形區別不顯,於是又加『奚』為聲符。因為加了聲符,所以原來象形的部分漸漸不必太像,於是就類化為从『鳥』。戰國文字齊、楚系都从『鳥』。秦文字以下才改从『隹』。」

小徐本

卷别卷七反切古兮反頁碼293頁,第4行,第1

鷄知時畜也。從隹奚聲

鍇注臣鍇曰:「以爲雞稽也,能考時也。」

反切………頁碼293頁,第4行,第2

籒文鷄從鳥。

段注本

卷别卷四上反切古兮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566頁,第1許惟賢253頁,第3

鷄知時畜也。从隹。奚聲。

段注古兮切。十六部。

籒文雞。从鳥。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从奚者,大腹也。奚者,田雞也,亦大腹。雞胸,大胸也。

奚,大腹也。雞腹大,故从奚聲。

白话解释

鸡,对天亮敏感知时的家禽。字形采用“隹”作边旁,“奚”是声旁。

字形解说

字始見殷甲骨文。字從鳥具冠,本屬象形,由卜辭文例「夕有雞鳴」句,見已用本義。晚期卜辭字增奚聲,改作為形聲字,用為王田狩地名。殷金文字用作族徽名,象形。戰國秦簡文字則改從隹、奚聲,由《睡虎地秦簡》的「畜雞」、「豬雞」、「雞鳴」用法,仍用作本義。篆文字形承襲秦簡。《說文》:「雞,知時畜也。」籀文從鳥。隸楷以後字形均因承篆文結構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規範字作鸡。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知時畜也。从隹奚聲。(鷄)籀文雞从鳥。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