鏤的说文解字解释
鏤
lòu金部 部 19画 U+93E4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七反切勒醜反頁碼第1086頁,第7行,第2字述
剛鐡也,可以刻鏤。從金婁聲。《夏書》曰:「梁州貢鏤金也。」一曰鏤,釡也。
段注本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盧𠋫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2807頁,第7字許惟賢第1221頁,第3字
剛鐵也。可㠯刻鏤。
段注鏤本剛鐵之名。剛鐵可受鐫刻。故鐫刻亦曰鏤。《釋器》曰:金謂之鏤。鏤,䤹也。詩。鉤膺鏤鍚。箋皆訓刻金。許以可以刻鏤釋鏤。此卽已已也,𦥔𦥔也之例也。今則引申之義行而本義廢矣。《禹貢》梁州貢鏤。某氏傳亦云剛鐵。
从金。婁聲。
段注盧候切。四部。
《夏書》曰:梁州貢鏤。一曰鏤,釜也。
段注《方言》。鍑,江淮陳楚之閒謂之錡,或謂之鏤。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本為剛(鋼字無)鐵,因可刻鏤,故引申為刻鏤。彔,刻木彔彔也,上聲即鏤字,故刻鏤字乃彔之借。
本為剛銕(剛俗作鋼),因可刻鏤,故引申為刻鏤。
白话解释
镂,刚硬的铁尖,可以用来在金属上刻镂。字形采用“金”作边旁,“娄”作声旁。《夏书》上说:“梁州进贡了镂铁。”一种说 法认为,“镂”是“釜”。
字形解说
自金文至楷書字形皆為從金、婁聲。「金」為金粒,作為形符,表示義與金屬有關;「婁」為中空,於此作為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大陸通行規範字作「镂」。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春成侯盉(金)戰國晚期

說文‧金部

陽信家銗鏤(隸)西漢

魏三角緣徐州四神四獸鏡(隸)曹魏

楷書
附检字
剛鐵,可以刻鏤。从金婁聲。《夏書》曰:“梁州貢鏤。”一曰鏤,釜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