銓的说文解字解释
銓
quán金部 部 14画 U+9293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七反切七沿反頁碼第1094頁,第3行,第2字述
衡也。從金全聲。
段注本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此緣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828頁,第5字許惟賢第1230頁,第10字
稱也。
段注稱各本作衡。今正。《禾部》稱,銓也。與此爲轉注。乃全書之通例。稱卽今秤字。衡者,牛觸橫大木其角。權衡字《經典》用之。許不尒。葢古權衡二字皆叚借字。權爲垂之叚借。古十四部與十七部合音。是以若干爲若柯。桓表爲和表。斟灌爲斟戈。《毛詩》觀爲多之借。單聲之鼉鄲入戈韵。垂古音陀。叚權爲之。俗乃作錘。若衡則叚借之橫字。權衡者,一直一橫之謂。
从金。
段注稱錘以金爲之。故从金。
全聲。
段注此緣切。十四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今秤陀。「權有氣勢」作權,古只作捲。
權非垂之假借,凡對轉必雙聲,權乃捲之借,或為縣,𩰎、銓之借,皆同部字也。衡乃横之借。
今秤錘也。「權有氣势」之權古只作捲。
權衡之權當係捲、縣、𩰎等字之假,銓與權亦同部。「捲有氣勢」也。權與垂非雙聲,故不可對轉。凡可對轉者,亦必雙聲也。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金部

楷書
附检字
衡也。从金全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