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八上反切呂張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1549頁,第2字許惟賢第679頁,第6字
稱輕重也。
段注稱者,銓也。《漢志》曰:量者,所以量多少也。衡權者,所以均物平輕重也。此訓量爲稱輕重者。有多少斯有輕重。視其多少可辜搉其重輕也。其字之所以从重也。引伸之凡料理曰量。凡所容受曰量。
从重省。曏省聲。
段注呂張切。十部。按亦去聲。
古文。
白话解释
量,用秤子测出物品的轻重。字形采用有所省略的“重”作边旁,采用省略了“鄉”的“曏”作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量”。
字形解说
甲骨文字形從日、從東。從日,指露天而言;從東,指囊橐。表示在露天之下從事度量的工作(參考于省吾說法)。字或訛變似「田」。金文或承甲骨文作從日、從東,或於東下增土字。戰國文字或承金文作「從日、從東、從土」,為篆文所相承,而《說文》誤識為「从重省、曏省聲」;或「從口、從東、從土」(口仍為太陽之形),為《說文》古文所相承。隸書東字隸變為章,而作「從日、從章、從土」。楷書進一步省變為「從日、從一、從里」,已經失去原始構形之意。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藤花榭本重文

段注正篆

段注重文
字形演变

京津2690(甲)

京都2993(甲)

後2.41.2(甲)

乙3478(甲)

量侯簋(金)西周早期

大師虘簋(金)西周中期

大克鼎(金)西周晚期

廿七年大梁司寇鼎(金)戰國晚期

包2.53(楚)

說文古文

說文‧重部

兩詔楕量(篆)秦

睡.法195(隸)秦

春秋事語90(隸)西漢

武威簡.泰射2(隸)西漢

相馬經11上(隸)西漢

光和斛(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稱輕重也。从重省,曏省聲。(𨤦)古文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