郣的说文解字解释
郣
bó邑部 部 9画 U+90E3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六下反切蒲𣳚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193頁,第1字許惟賢第524頁,第2字
郣地。
段注此從鍇本。鉉作郣海地。非是。郣是複舉字之未刪者。地謂有地名郣也。今其地未聞。葢《春秋》時齊地也。若漢二志之勃海郡。今直隷河閒,天津二府地。其謂之勃海者。師古曰:在勃海之濵。因以爲名也。《水部》澥下曰:勃澥,海之別也。《漢書・子虚賦・音義》曰:勃澥。海別枝也。勃澥,《史記・河渠書》謂之勃海。今靜海縣之海與山東遼東接境者,卽勃澥。司馬相如賦所以自琅邪觀成山。射之罘而浮勃澥。始皇所以竝勃海以東。過黃腄。窮成山。登之罘。而南登琅邪也。齊《都賦》注曰:海旁曰勃。𣃔水曰澥。勃與郣似可通。然勃海郡,勃澥,字皆不作郣。假令勃海郡字可作郣。則許當云郣海郡也。而不曰地。
从邑。孛聲。
段注蒲𣳚切。十五部。
一曰地之起者曰郣。
段注《周禮・草人》。勃壤用狐。鄭云:勃壤,粉解者。《廣雅》。𡋯,塵也。今俗謂粉之細者曰勃。皆卽郣字。地之起者謂虛脆。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郣海俗作渤,非。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廿二年左郣矛(金)戰國晚期

說文‧邑部

漢印徵西漢

漢印徵西漢

楷書
附检字
郣海地。从邑孛聲。一曰地之起者曰郣。臣鉉等曰:今俗作渤,非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