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逖的说文解字解释

逖的说文解字解释

辵部 部 10画 U+9016

辵部

10画

U+9016

他歷切

大徐本

卷别卷二下反切他歷切頁碼55頁,第10

逖遠也。从辵狄聲。

逷古文逖。

小徐本

卷别卷四反切他歴反頁碼159頁,第5行,第3

逷逺也。從辵狄聲。

鍇注臣鍇按:《尚書》曰:「逖矣西土之人。」

反切………頁碼159頁,第6行,第1

古文逖。

段注本

卷别卷二下反切他歷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297頁,第6許惟賢133頁,第10

逷遠也。

段注《釋詁》。逷,遠也。按《集韵》云:《說文》引詩舍爾介逖。王伯厚〈詩〉攷因之。攷《大雅》作介狄。毛訓遠也。葢謂狄同逖。言叚借也。用逷蠻方。云逷,遠也。則言轉注也。《集韵》所據不足信。

从辵。狄聲。

段注他歷切。十六部。

古文逖。

段注《大雅》。用逷蠻方。《牧誓》。逷矣西土之人。郭樸注《爾雅》,顏之推觀我生賦,李善《文選注》引書皆作逷。衞包始改爲逖也。《左傳》古字後人多妄改。如襄十四年豈敢離逷用古文。僖卄八年糾逖王慝則用小篆。豈非改之不畫一乎。易狄同部。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從辵、狄聲;《說文》古文從辵、易聲。楷字同篆文。字從「辵」為義符,表示與行動有關;從「狄」或「易」為聲符,不兼義,依《說文》,「狄」字本義為「赤狄」,是古代一種邊疆民族;「易」字本義為「蜥易,蝘蜓,守宮也」,二字都和「逖」義無關,因此不兼義。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遠也。从辵狄聲。(逷)古文逖。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