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辯的说文解字解释

辯的说文解字解释

辡部 部 21画 U+8FAF

biàn

辡部

21画

U+8FAF

符蹇切

大徐本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符蹇切頁碼488頁,第12

辯治也。从言在辡之閒。

附注王筠句讀:「辯即辡之絫增字。」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八反切皮緬反頁碼1138頁,第4行,第1

辯治也。從言在辡之間。

鍇注臣鍇曰:「察言以治之也,會意。」

段注本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符蹇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2966頁,第3許惟賢1288頁,第5

辯治也。

段注治者,理也。俗多與辨不別。辨者,判也。

从言在辡之閒。

段注謂治獄也。會意。符蹇切。十二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今之辦字,故訓治。

辯事,俗作辦,《漢書》尚作辯。

白话解释

辩,依法治理。字形采用“言、辡”会义,表示言在“辡”之间。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字形從言、辡聲。從言,指法庭上的爭訟言辭;辡聲,聲兼義,指犯罪者在法庭上的相互論辯。從言、辡聲,表示犯罪者在法庭上的爭辯言辭。辯為辡的後起字,以辡字用為偏旁構件後,分化辯字以表示法庭上的爭訟言辭;分化辨字以表示辨別爭訟言辭的是非;分化辦字以表示法官處理的方法。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治也。从言在辡之閒。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