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的说文解字解释
蕩
dàng水部 部 16画 U+8569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徒朗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2108頁,第1字許惟賢第921頁,第1字
蕩水。出河內蕩陰。東入黃澤。
段注河內郡蕩陰,二志同。蕩音湯。古音也。後人省艸。古有羑里城,西伯所拘也。今河南彰德府湯陰縣西南有故蕩陰城。《前志》蕩陰下曰:蕩水,東至內黃入黄澤。今本奪入黄二字。《水經》曰:蕩水,出河內蕩陰縣西山東。東北至內黄縣。入於黃澤。注云:蕩水合羑水,長沙溝。逕內黃城南。東注白溝。按內黄黄澤在今直𣜩內黃縣。《水道提綱》曰:衛河經湯陰縣東畍。湯河出湯陰縣西山中。東流經縣城北。東入衛河。則與古水道大異。
从水。𦳝聲。
段注徒朗切。十部。按古音吐郎切。假借爲浩蕩字。古音亦同。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水名。浩蕩當作羕,放蕩當作偒。
浩蕩,《說文》作潒。放蕩,《說文》作𢠽。蕩滌,《說文》作蕩。蕩,水名。
湯陰古作蕩陰,浩蕩=浩羕,或作洋,亦假借字。放蕩=放愓。
浩蕩字當作羕【養】,水長之意。放蕩字當作愓(逖奉作偒)。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附检字
水。出河内蕩陰,東入黃澤。从水𦳝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