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冡,童昏也。冡、蔑音轉。蠛蠓,小蟲也。冡童,小童也。冡蔽。
昏蒙當作冡。蒙、蔑音轉。蠛蠓,小蟲也。蒙(冡)童,小童也。《易•蒙卦》之蒙,亦當作冡。
童昏也。蒙、蔑一聲之轉。蠛蠓,小蟲也。蒙童,小童也。
白话解释
蒙,最大的女萝草。字形采用“艸”作边旁,“冡”是声旁。
字形解说
字形始見戰國金文。戰國〈中山王方壺〉字已有覆蓋、被帶意。字從艸、冡聲,在六書中屬於形聲。篆文則本作冡字。蒙字另用作草名。《說文》:「蒙,王女也。从艸、冡聲。」段注:「〈釋艸〉云:『蒙,王女。』又云:『唐蒙,女蘿。女蘿,兔絲。』孫炎曰:『別三名。』今人冡冒皆用蒙字為之。」《說文》:「冡,覆也。从?豕。」段注:「凡蒙覆、僮蒙之字,今字皆作蒙,依古當作冡。蒙行而冡廢矣。〈艸部〉蒙,艸名也。」隸楷字形均固定從艸。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中山王昔壺(金)戰國晚期

蒙戈(金)戰國

說文‧艸部

縱橫家書270(隸)西漢

西陲簡51.19(隸)西漢

史晨碑(隸)東漢

曹全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王女也。从艸冡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