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的说文解字解释
艸部 部 9画 U+8352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古無輕唇音,當讀芒。荒、蕪音近(疊韻)。引申荒大、荒唐。
古無輕唇音,荒讀如芒。荒、蕪疊韻,荒蕪者,猶言尨雜也。荒大之荒,及「荒,淹也」之荒,均當作巟;《說文》:「巟,水廣也。」荒唐?
古無輕唇,讀如芒。荒、蕪疊韻,荒蕪者,猶言尨雜也。引申為荒大、荒唐。但訓大者,似宜作巟,《說文》:「巟,水廣也。」
白话解释
荒,芜,不长草。字形采用“艸”作边旁,是声旁。一种说法认为,“荒”是野草长满了田地。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金文,中山國器見「怠荒」連用。字從艸、巟聲,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說文》:「荒,蕪也。从艸、巟聲。一曰,艸掩地也。」段注:「荒之言尨也,故為蕪薉。」隸、楷字形均承篆文而來。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中山王昔壺(金)戰國晚期

說文‧艸部

蒼頡篇31(隸)西漢

石門頌(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蕪也。从艸巟聲。一曰艸淹地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