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舄的说文解字解释

舄的说文解字解释

烏部 部 12画 U+8204

què,xì

烏部

12画

U+8204

七削切

舃,舄,𩁆,䧿,鵲

大徐本

卷别卷四上反切七雀切頁碼121頁,第8

異體舄、舄

舃䧿也。象形。

𩁆

異體䧿、鵲

𩁆篆文舄从隹、㫺。

附注段玉裁注:「此以今字釋古字之例。古文作舄,小篆作䧿……自經典借為履舄字,而本義廢矣。」孔廣居疑疑:「舄之象形可疑。昭孔謂舄善為巢,故舄字下从鳥省,上从巢省,象舄作巢形。」

小徐本

卷别卷七反切七削反頁碼316頁,第5行,第3

𩁆䧿也。象形

鍇注臣鍇曰:「葢借爲履舄字也。」

反切………頁碼316頁,第6行,第1

篆文舄從隹、昔。

段注本

卷别卷四上反切七削切古音第五部頁碼626頁,第4許惟賢279頁,第3

𩁆䧿也。

段注謂舄卽䧿字。此以今字釋古字之例。古文作舄。小篆作䧿。𣆪下曰:𠪋也。《周禮》注曰:勛讀爲勲。皆以今字釋古字。《鳥部》曰:雗鷽,䧿也。言其物。此云:舄,䧿也。言其字。舄本䧿字。自《經典》借爲履舄字而本義廢矣。《周禮》注曰:複下曰舄。禪下曰屨。《小雅・毛傳》曰:舄,達屨也。達之言重沓也。卽複下之謂也。《釋名》曰:舄,腊也。複其下使乾腊也。

象形。

段注烏舄焉皆象形。惟首各異。故合爲一部。七削切。古音在五部。

篆文舄。从隹㫺。

段注昔聲也。此亦上部先古文之例。䧿𣜩變从鳥。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舄假為「不耤」,即今鞵也,與木屐同,有木底也。

古曰舄,今曰鵲。

赤舄=赤藉,故草履赤得稱「不借」。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𩁆也。象形。〔𩁆(䧿)〕篆文舄从隹、昔。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