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舀的说文解字解释

舀的说文解字解释

yǎo

臼部 部 10画 U+8200

yǎo

臼部

10画

U+8200

以沼切

𤔘,𦥝,抭,𦥟,𦥨

大徐本

卷别卷七上反切以沼切頁碼234頁,第13

𤔘

異體𦥝、舀

𤔘抒臼也。从爪、臼。《詩》曰:「或簸或舀。」

抭舀或从手从宂。

𦥟

異體𦥨

𦥟舀或从臼、宂。

附注朱駿聲《通訓定聲》:「从爪臼會意。按爪亦聲。或从手从宂,或从臼从宂;按:或體皆从冘得聲。冘舀一聲之轉,篆體誤从宂。抌字與《臨部》訓深擊者形同義別。或曰,皆當从穴,存參。」

小徐本

卷别卷十三反切以紹反頁碼601頁,第4行,第1

𦥟杼臼。從臼爪聲。《詩》曰:「或簸或舀。」

鍇注臣鍇曰:「會意也。爪,向下取之也。滔、韜、稻之類,音近舀者,皆從此。」

反切………頁碼601頁,第5行,第1

或從手、宂。

鍇注臣鍇按:周官有女舂抭,謂抭臼中米也。

反切………頁碼601頁,第5行,第2

或從臼、宂。

段注本

卷别卷七上反切以沼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335頁,第3許惟賢583頁,第5

𦥟抒臼也。

段注《生民詩》曰:或舂或揄。或簸或蹂。毛云:揄,抒臼也。然則揄者,舀之叚借字也。抒,挹也。旣舂之。乃於臼中挹出之。今人凡酌彼注此皆曰舀。其引伸之語也。

从爪臼。

段注會意。以沼切。今語也。古音讀如由。《釋文》引《說文》弋紹切。音隱巳如此。

詩曰:或簸或舀。

段注此偁或舂或揄也。簸字系一時筆誤耳。舀揄不同。則或許所據《毛詩》作舀。或許取諸三家詩。如毛作革,韓作𦑜之比。皆不可定。

舀或从手宂。

段注从手宂聲也。宂今音在九部。古音當在三部。《周禮・舂人》。奄二人。女舂抭二人。奚五人。鄭曰:抭,抒臼也。引詩或舂或抭。禮《有司》徹篇。執挑匕柄以挹湆注於疏匕。鄭云:挑讀如或舂或抭之抭。按鄭君注禮。多用《韓詩》。然則《韓詩》作抭。卽舀也。

舀或从臼宂。

白话解释

舀,将臼中物用盛器装出来。字形采用“爪、臼”会义。《诗经》上有诗句唱道:“有时扬簸有时盛舀。”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抒臼也。从爪、臼。《詩》曰:“或簸或舀。”(𦥨)舀或从臼、宂。(抭)舀或从手从宂。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