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本
卷别卷七下反切多官切頁碼第238頁,第7字續丁孫
耑
物初生之題也。上象生形,下象其根也。凡耑之屬皆从耑。
鉉注臣鉉等曰:中一,地也。
附注段玉裁注:「古發端字作此,今則端行而耑廢,乃多用耑為專矣。」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卜辭耑字增、、象水形,水可養植物者也。从𡳿象植物初茁漸生歧葉之狀。」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七下反切多官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1343頁,第3字許惟賢第588頁,第8字
物初生之題也。
段注題者,頟也。人體頟爲冣上。物之初見卽其頟也。古發端字作此。今則端行而耑廢。乃多用耑爲專矣。《周禮》。磬氏巳下則摩其耑。耑之本義也。《左傳》。履端於始。假端爲耑也。
上象生形。
段注以才屯韭字例之。一,地也。山象初生。
下象根也。
段注一下則象其根也。多官切。十四部。
凡耑之屬皆从耑。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除「端正」外之端,皆為耑之借,如耑倪等是也。
白话解释
耑,植物初生的顶端。上端像生长的形状,下端
像它的根。所有与耑相关的字,都采用“耑”作边旁。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前4.42.1(甲)

後2.7.3(甲)

前4.42.2(甲)

掇2.463(甲)

義楚觶(金)春秋晚期

䣄王𠂔又觶(金)春秋晚期

䣄王𠂔又觶(金)春秋晚期

望2.9(楚)

郭.老甲.16(楚)

郭.語1.98(楚)

說文‧耑部

老子甲後378(隸)西漢

楷書
附检字
物初生之題也。上象生形,下象其根也。凡耑之屬皆从耑。臣鉉等曰:中一,地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