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六上反切陟玉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010頁,第1字許惟賢第445頁,第1字
所㠯擣也。
段注所㠯二字今補。此蒙上築牆言所用築者。謂器也。其器名築。因之人用之亦曰築。《手部》曰:擣築也是也。築者,直舂之器。鄭注《周禮》引《司馬法》云:輦一斧,一斤,一鑿,一梩,一鉏。周輦加二版二築。《正義》曰:築者,築杵也。
從木。筑聲。
段注陟玉切。三部。
古文。
段注按此從土,䈞聲也。今本篆體譌舛。故正之。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擣也。段氏加「所以」二字,未是。「築煮」者,擣煮也,引申為所以擣也。
所以擣也,引申為擣。
擣也。段氏加「所以」二字,未是。《周禮》「築煮」者,擣煮也,引申所以擣也(?)。
字形解说
金文、戰國文字、篆文都從木、筑聲。從「木」,表示木棍;「筑」為打擊的竹樂器,於此字表示音讀,也兼有敲打、搗實的意思。隸書形體稍有變化,並變成草頭。楷書從篆文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藤花榭本重文

段注正篆

段注重文
字形演变

子禾子釜(金)戰國

帛丙2.2(楚)

說文古文

說文‧木部

睡虎地簡45.16(隸)秦

老子甲後253(隸)西漢

武威簡.服傳24(隸)西漢

熹.春秋.昭九年(隸)東漢

魏受禪表(隸)曹魏

楷書
附检字
擣也。从木筑聲。(𥲓)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