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箕的说文解字解释

箕的说文解字解释

箕部 部 14画 U+7B95

箕部

14画

U+7B95

居之切

𠀠,𠷛,𠵶,𠴩,𠔋,𠔝,𢍌,𠔐,其,𠥩,𠥊

大徐本

卷别卷五上反切居之切頁碼147頁,第1

箕簸也。从竹;𠀠,象形;下其丌也。凡箕之屬皆从箕。

𠀠

𠀠古文箕省。

𠷛

異體𠵶𠴩

𠷛亦古文箕。

𠔋

𠔋亦古文箕。

𠔝

異體𢍌𠔐、其

𠔝籒文箕。

𠥩

異體𠥊

𠥩籒文箕。

附注按:甲骨文、金文與《說文》古文「𠀠」形相近。商承祚《說文中之古文考》:「上為舌,下及左右為郭,其交叉者,以郭含舌,舌乃固也,亦象其編織之文理。」「蓋未借『其』為語詞之先,『其』為箕字;既借之後,箕始加竹。」

小徐本

卷别卷九反切居而反頁碼375頁,第6行,第1

𠥩簸也。從竹;𠀠,象形;下其丌也。凡箕之屬,皆從箕。

鍇注臣鍇曰:「丌,其下也。」

反切………頁碼375頁,第7行,第1

古文箕。

鍇注臣鍇曰:「此直象形。」

反切………頁碼375頁,第7行,第2

皆古文。

鍇注臣鍇曰:「象舌形,廾,手持之。」

反切………頁碼375頁,第7行,第3

籒文箕。

反切………頁碼375頁,第7行,第4

古文箕。

鍇注臣鍇曰:「已上皆象形。」

反切………頁碼375頁,第1行,第1

籒文箕。

段注本

卷别卷五上反切居之切古音第一部頁碼794頁,第2許惟賢354頁,第2

𠥩所㠯簸者也。

段注所㠯者三字今補。全書中所㠯字爲淺人刪者多矣。《小雅》曰: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廣韵》引《世本》曰:箕帚,少康作。按簸揚與受𡊅皆用箕。

从竹𠀠。象形。丌其下也。

段注四字依《韵會》本。今各本丌下互譌。居之切。一部。

凡箕之屬皆从箕。

古文箕。

段注象形不用足。今之箕多不用足者。

亦古文箕。

段注下象竦手。

亦古文箕。

段注此象箕之哆口。

籒文箕。

段注依大徐作籒。按經籍通用此字爲語詞。渠之切。或居之切

籒文箕。

段注从匚。會意。《匚部》曰:𠥓籒文匚。

白话解释

箕,簸箕。字形采用“竹、”会义,象形;下部是箕脚丌。所有与箕相关的字,都采用“箕”作边旁。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簸也。从竹;𠀠,象形;下其丌也。凡箕之屬皆从箕。(𠀠)古文箕省。(𠵶)亦古文箕。(𠔋)亦古文箕。(𠔝)籀文箕。(𠥩)籀文箕。">箕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