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的说文解字解释
箕
jī箕部 部 14画 U+7B95
大徐本
卷别卷五上反切居之切頁碼第147頁,第1字續丁孫
箕
簸也。从竹;𠀠,象形;下其丌也。凡箕之屬皆从箕。
𠀠
古文箕省。
𠷛
異體𠵶、𠴩
亦古文箕。
𠔋
亦古文箕。
𠔝
異體𢍌、𠔐、其
籒文箕。
𠥩
異體𠥊
籒文箕。
附注按:甲骨文、金文與《說文》古文「𠀠」形相近。商承祚《說文中之古文考》:「上為舌,下及左右為郭,其交叉者,以郭含舌,舌乃固也,亦象其編織之文理。」「蓋未借『其』為語詞之先,『其』為箕字;既借之後,箕始加竹。」
小徐本
卷别卷九反切居而反頁碼第375頁,第6行,第1字述
簸也。從竹;𠀠,象形;下其丌也。凡箕之屬,皆從箕。
鍇注臣鍇曰:「丌,其下也。」
反切………頁碼第375頁,第7行,第1字述
古文箕。
鍇注臣鍇曰:「此直象形。」
反切………頁碼第375頁,第7行,第2字述
皆古文。
鍇注臣鍇曰:「象舌形,廾,手持之。」
反切………頁碼第375頁,第7行,第3字述
籒文箕。
反切………頁碼第375頁,第7行,第4字述
古文箕。
鍇注臣鍇曰:「已上皆象形。」
反切………頁碼第375頁,第1行,第1字述
籒文箕。
段注本
白话解释
箕,簸箕。字形采用“竹、”会义,象形;下部是箕脚丌。所有与箕相关的字,都采用“箕”作边旁。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藤花榭本重文1

藤花榭本重文2

藤花榭本重文3

藤花榭本重文4

藤花榭本重文5

段注正篆

段注重文

段注重文

段注重文

段注重文

段注重文
字形演变

乙7672(甲)

前5.6.1(甲)

亞其𠤕作母辛卣(金)商代晚期

其侯亞𠤕父己器(金)商代晚期

頌鼎(金)西周晚期

虢季子白盤(金)西周晚期

尚垂鼎蓋(金)戰國

信2.021(楚)

說文古文

說文古文

說文古文

說文籀文

說文籀文

說文‧箕部

睡虎地簡23.1(隸)秦

孫臏240(隸)西漢

汝陰侯墓二十八宿圓盤(隸)西漢

孫臏4(隸)西漢

漢印徵西漢

熹.儀禮.士虞(隸)東漢

尹宙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簸也。从竹;𠀠,象形;下其丌也。凡箕之屬皆从箕。(𠀠)古文箕省。(𠵶)亦古文箕。(𠔋)亦古文箕。(𠔝)籀文箕。(𠥩)籀文箕。">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