筍的说文解字解释
筍
sǔn竹部 部 12画 U+7B4D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竹胎。引申竹之青竹曰筍,即筠字。
筠,竹衣,今字書只作筍字。
本義為竹胎,引申之竹之青皮(衣)亦曰筍,即今之筠字。
字形解说
金文形體上從竹,下像還包在土中的地下莖的嫩芽。戰國文字上像竹,下像筍的形狀。篆文變為從竹、旬聲。從「竹」,表示植物的類別;「旬」表示音讀。在六書中屬於形聲。楷書從篆文來。規範字作「笋」。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伯父盨(金)西周晚期

鄭伯筍父甗(金)西周晚期

包2.180(楚)

說文‧竹部

一號墓竹簡12(隸)西漢

孫臏361(隸)西漢

邗江王奉世墓木簽(隸)西漢

楷書
附检字
竹胎也。从竹旬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