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的说文解字解释
嗇部 部 17画 U+7246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十反切賤忘反頁碼第427頁,第7行,第2字述
垣蔽也。從嗇爿聲。
鍇注臣鍇曰:「亦當言牀省,牆取愛嗇自護也。」
反切………頁碼第427頁,第7行,第3字述
籒文牆從二禾。
反切………頁碼第428頁,第1行,第1字述
籒文亦從二來。
段注本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本為倉㐭之牆,後施于一切之屋。
有農業之國始有牆。
字形解说
甲骨文、金文字形皆為從嗇、爿聲。「嗇」為藏穀於㐭,作為形符,表示義與穀垣有關;「爿」為床的初文,於此僅作不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戰國文字改二禾為「來」,來為麥,與禾義類相通,而㐭之下部且變形作「」。篆文字形與戰國文字相近,只是將變形的「
」又省變作「回」,而為楷書之所本。《說文》另收有二籀文,一從二禾,一從二來。從二禾者,與甲、金文構形同意;從二來者,則與秦系文字構形同意。在六書中都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藤花榭本重文1

藤花榭本重文2

段注正篆

段注重文

段注重文
字形演变

粹1161(甲)

史墻盤(金)西周中期

師㝨簋(金)西周晚期

說文籀文

說文籀文

說文‧嗇部

睡虎地簡20.195(隸)秦

楷書
附检字
垣蔽也。从嗇爿聲。(𤖣)籀文从二禾。(𤖧)籀文亦从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