渙的说文解字解释
渙
huàn水部 部 12画 U+6E19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呼貫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185頁,第2字許惟賢第950頁,第7字
𢿨流也。
段注各本作流散。今正。分散之流也。《毛詩》曰:渙渙,春水盛也。《周易》曰:風行水上渙。又曰:說而後散之。故受之以渙。渙者,離也。
从水。奐聲。
段注呼貫切。十四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波成紋。《論語》「煥乎其有文章」,當作渙,焕俗字。
風行水上有紋,故文章曰渙。焕字《說文》無。
「散流也」。煥,《說文》無。「涣乎其有文章」者,散流成文章也。(從《易》「風行水上」之義引申來)。
「渙乎其有文章」字,今俗作煥。
白话解释
涣,水向四处流散。字形采用“水”作边旁,“奐”是声旁。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水部

老子乙230下(隸)西漢

熹.易.渙(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流𢿱也。从水奐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