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说文解字解释
海
hǎi水部 部 10画 U+6D77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呼改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177頁,第1字許惟賢第947頁,第1字
天池也。
段注見《莊子》消搖游。
㠯納百川者。
段注《爾雅》。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此引伸之義也。凡地大物博者,皆得謂之海。
从水。每聲。
段注呼改切。一部。按海篆當與澥相屬。各本誤廁漠篆後。今正。
白话解释
海,天然大池。赖以浩纳百川的大池。字形采用“水”作边旁,“每”是声旁。
字形解说
金文、篆文字形皆係從水、每聲。從水,表示與水相關;每聲,表示音讀。隸變作,楷定作海。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小臣言簋(金)西周早期

小臣言簋(金)西周早期

小臣言簋(金)西周早期

郭.窮.10(楚)

包2.147(楚)

說文‧水部

老子甲後308(隸)西漢

相馬經6下(隸)西漢

漢印徵西漢

東海宮司空槃東漢至魏晉

北海相景君銘(隸)東漢

熹.詩.大雅校記(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天池也。以納百川者。从水每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