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的说文解字解释
歇
xiē欠部 部 13画 U+6B47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八下反切許謁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640頁,第8字許惟賢第719頁,第7字
息也。
段注息者,鼻息也。息之義引伸爲休息。故歇之義引伸爲止歇。
一曰气越泄。
段注泄當作渫。此別一義。越渫猶漏溢也。《七發》曰:精神越渫。百病咸生。李引高注呂氏《春秋》曰:越,散也。引鄭玄《毛詩》箋曰:渫,發也。
从欠。曷聲。讀若香臭盡歇。
段注許謁切。十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鼻息也。引申為休歇者,因卧則鼻息出聲,行止則喘息也。
白话解释
歇,休息。一种说法认为,“歇”是元气泄漏。字形采用“欠”作边旁,“曷”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及楷書字形皆為從欠、曷聲。「欠」為張口氣散,作為形符,表示義與張口氣息有關;「曷」為何不、為何,於此作為不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欠部

老子甲6(隸)西漢

袁博殘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息也。一曰气越泄。从欠曷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