榷的说文解字解释
榷
què木部 部 14画 U+69B7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六上反切江岳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1066頁,第1字許惟賢第469頁,第4字
水上横木。
段注句。
所㠯渡者。
段注《釋宮》曰:石杠謂之徛。《孟子》。歲十月徒杠成(古本如是)。趙岐釋爲步度。郭釋云:步渡彴。然則石杠者謂兩頭聚石,以木横架之可行。非石橋也。凡直者曰杠。横者亦曰杠。杠與榷雙聲。孝武紀曰:榷酒酤。韋曰:以木渡水曰榷。謂禁民酤釀。獨官開置。如道路設木爲榷。獨取利也。凡言大榷,揚榷,辜榷,當作此字。不當從手。
從木。隺聲。
段注江岳切。古音在二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本為橋,引申以水上橫木為榷,辜榷、楊榷今从手。
辜榷或作搉(沽其大概)。榷酤猶今釐卡,即水衡。
榷為侯部入聲,與東對轉為杠,榷即為杠之入聲,本為一語。辜榷雙聲語:確酒酤,大榷、揚[榷]、辜榷皆斠之借,與槩同為平斗斛之意,引申為大數。大榷即大較、大斠,大數也,揚搉,[辜]榷引申皆為動詞。
水上橫木所以渡者。本訓與橋相同。引申之水上橫以木使舟不得過者曰榷酤,即今釐卡之類。揚搉(从手)。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木部

漢印徵西漢

魯峻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水上橫木,所以渡者也。从木隺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