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梴的说文解字解释

梴的说文解字解释

木部 部 10画 U+68B4

chān,yán

木部

10画

U+68B4

丑連切

大徐本

卷别卷六上反切丑連切頁碼185頁,第27

梴長木也。从木延聲。《詩》曰:「松桷有梴。」

小徐本

卷别卷十一反切敕連反頁碼499頁,第1行,第1

梴木長也。從木延聲。《詩》曰:「松桷有梴。」

段注本

卷别卷六上反切丑連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1001頁,第4許惟賢442頁,第1

梴長木也。從木。延聲。

段注丑連切。十四部。

詩曰:松桷有梃。

段注見《商頌》。毛云:長皃。按此篆疑後人所增。《毛詩》本從手作挺。不從木也。《商頌・音義》曰:有挺,丑連反。又力鱣反。長皃。柔挺,物同耳。字音羶。俗作埏。又《道德經・音義》曰:挺,始然反。河上云:和也。《聲類》云:柔也。《字林》云:長也。丑連反。一曰柔挻。《方言》云:取也。玉裁謂。挻埴字俗作埏。古作挻,柔也。陸氏於《商頌》云:挻,長皃。又云:柔挻物同。謂柔挻與長皃無二字也。於《老子》挻埴云:和也,柔也。而又引《字林》云長也。謂長與柔挻無二字也。陸氏《毛詩》本從手作挺。明甚。今本音義作木旁延。非也。白氏《六帖》於松柏類引詩松桷有埏。勑延切。字正作挻之俗字。是亦可以證《商頌》之本作挺也。《五經文字・木部》有梴。云見《詩・頌》。葢所據已爲誤本矣。故曰梴篆,淺人以誤本《毛詩》羼入者也。《手部》云:挻,長也。此正用《商頌傳》也。是說明,而治《說文》者可刪此篆矣。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長木也。从木延聲。《詩》曰:“松桷有梴。”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