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的说文解字解释
桑
sāng叒部 部 10画 U+6851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白话解释
桑,蚕所食用的一种阔叶灌木。字形采用“叒、木”会义。
字形解说
甲骨文字形從木而上著其葉,以為桑樹之形。戰國文字與甲骨文同,其上作「」,猶如三「
」(
),故篆文乃誤作「
」,使構形成為從木、從叒。隸書則將篆文的「
」隸定作「
」,反與戰國文字近似。楷書則據篆文而作三又之「桑」。在六書中,甲骨文、戰國文字屬於合體象形;篆文、隸書及楷書字形則屬於異文會意。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後1.1.11(甲)

前4.41.4(甲)

包2.92(楚)

新甲3.253(楚)

說文‧叒部

睡虎地簡32.7(隸)秦

老子甲後184(隸)西漢

禮器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蠶所食葉木。从叒、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