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校的说文解字解释

校的说文解字解释

木部 部 10画 U+6821

xiào,jiào

木部

10画

U+6821

古孝切

大徐本

卷别卷六上反切古孝切頁碼192頁,第26

校木囚也。从木交聲。

小徐本

卷别卷十一反切角効反頁碼493頁,第2行,第2

校木因也。從木交聲。

鍇注臣鍇按:校者,連木也。《易》曰:「何校滅耳?」此桎也,屨校,滅趾梏也。又《漢書》:「校獵。」謂連接木以闌禽獸。又軍中有校隊,亦是也。木缶者,謂以木爲缶形相連接也。韓信以木罌渡軍,義亦相類也。

段注本

卷别卷六上反切古孝切古音第二部頁碼1068頁,第2許惟賢470頁,第6

校木囚也。

段注囚,繫也。木囚者,以木羈之也易曰:屨校滅趾。何校滅耳。屨校,若今軍流犯人新到箸木鞾。何校,若今犯人帶枷也。此字似當與下文械杽等篆爲伍矣。《周禮・校人》注曰:校之言挍也。主馬者必仍挍視之。校人,馬官之長。按此引伸假借之義也。陸德明曰:比挍字當從手㫄。張參《五經文字・手部》曰:挍,《經典》及《釋文》或以爲比挍字。案《字書》無文。張語正謂《說文》無從手之挍也。故唐石經考校字皆從木。用張說也。但訂以《周禮》鄭注。則漢時固有從手之挍矣。比挍字,古葢矣正文。較榷等皆可用。

從木。交聲。

段注古孝切。二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以木圍而防閑之曰校,故枝獵(亦然)。引申為軍中八校[一],再引申為將校。又引申為檢校,以有防閑之意。至比校則當从搉(从較亦非。較乃車中靠手處也)。

引申為四面圍枝(校人是也)。《漢書》「天子校獵」、《孟子》「獵校」,皆圍而獨占以獵之也,故有盗意。比校當作搉。

木囚也。引申為校人,言掌馬圈也。比校乃斠之借。

木囚也。以木圍而防閑者皆可曰校。引申為校獵(以木闌獸),再引申為(漢人)軍中八校(即營),再引申為校尉,再引申為將校,由防閑義再引申為檢校。比較字不能用校,較(較,車上相交者也),古實用搉。略舉大凡曰搉,比較,亦謂之搉。[一]《通典》:漢武帝初置中壘、屯騎、步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賁等校尉為八校。

白话解释

校,木头作的囚车。字形采用“木”作边旁,“交”是声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字形從木、交聲。「木」為樹,表示類別,義與木有關;「交」為腳脛相交,引申而有交錯、交叉的意思,於此作為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金文作「」,下從木,其上作「」,交脛處合成一粗豎線,像人交脛後兩腳張大的樣子。戰國文字至楷書字形,則改為左形右聲的結構,然構字之意不變。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木囚也。从木交聲。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