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柲的说文解字解释

柲的说文解字解释

木部 部 9画 U+67F2

bì,bié

木部

9画

U+67F2

兵媚切

大徐本

卷别卷六上反切兵媚切頁碼191頁,第10

柲欑也。从木必聲。

小徐本

卷别卷十一反切筆媚反頁碼484頁,第7行,第1

柲攅也。從木必聲。

鍇注臣鍇按:櫕即矛戟柄,亦謂之廬,亦曰矜。《周禮・考工記》:「秦無廬,非無廬也,夫人而能爲也。」臣謂積竹木,謂合竹木爲之也,若今之杖多然。

段注本

卷别卷六上反切兵媚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1052頁,第4許惟賢463頁,第10

柲欑也。

段注欑各本誤從手。葉本誤從イ。今正。此卽下文積竹杖也。《考工記》。《廬人》爲廬器。戈柲六尺有六寸。殳長尋有四尺。車戟常。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尋。注云:柲猶柄也。按戈戟矛柄皆用積竹杖。不比他柄用木而已。殳則用積竹杖而無刃。柲之引伸爲凡柄之偁。《左傳》。剝圭以爲戚柲。戚柄不用積竹。

從木。必聲。

段注兵媚切。古音在十二部。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欑也。从木必聲。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