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柞的说文解字解释

柞的说文解字解释

木部 部 9画 U+67DE

zuò,zhà

木部

9画

U+67DE

在各切

大徐本

卷别卷六上反切在各切頁碼182頁,第1

柞木也。从木乍聲。

小徐本

卷别卷十一反切増絡反頁碼450頁,第4行,第1

柞木也。從木乍聲。

段注本

卷别卷六上反切在各切古音第五部頁碼971頁,第3許惟賢428頁,第8

柞柞木也。

段注詩有單言柞者。如維柞之枝,析其柞薪是也。有柞棫連言者。如《皇矣》、《旱麓》,緜是也。陸機引《三蒼》。棫卽柞也。與許不合。假令許謂棫卽柞,則二篆當聯屬之。且詩不當或單言棫。或單言柞。或柞棫竝言也。鄭詩箋云:柞,櫟也。孫炎《爾雅》注。櫟實,橡也。《齊民要術》援《爾雅》注合柞栩櫟爲一。亦皆非許意。

從木。乍聲。

段注在各切。五部。按柞可薪。故引伸爲凡《伐木》之偁。《周禮》有柞氏。《周頌》傳曰:除艸曰芟。除木曰柞。古無二音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後變為槎,猶鮺由鮓變,同魚歌相轉。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木也。从木乍聲。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