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的说文解字解释
染
rǎn水部 部 9画 U+67D3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柔檢反頁碼第918頁,第7行,第1字述
㠯繒染爲色也。從水杂聲。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而剡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2257頁,第3字許惟賢第982頁,第5字
㠯繪染爲色。
段注此據《周禮・染人》言也。染人掌染絲帛。繪者,帛也。不言絲者,舉帛以該絲也。夏纁玄。秋染夏。
从水。杂聲。
段注此當云从水木,从九。裴光遠曰:从木。木者,所以染。枙茜之屬也。从九。九者,染之數也。按裴說近是。禮一入爲縓。再入爲赬。三入爲纁。朱則四入。五入爲緅。玄則六入。七入爲緇。字从九者,數之所究。言移易本質必深入之也。而剡切。八部。
白话解释
染,将素色丝品染成有色丝帛。字形采用“水”作边旁,“杂”是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從水、從九、從木。從水木,表示浸泡艸木於水中,取其汁液顏色;從九,表示多次雜揉衣物,使著色彩。隸書及楷書與篆文同形。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水部

史侯家染杯(隸)西漢

楷書
附检字
以繒染爲色。从水杂聲。徐鍇曰:“《說文》無杂字。裴光遠云:‘从木,木者所以染,桅、茜之屬也;从九,九者染之數也。’未知其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