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某的说文解字解释

某的说文解字解释

mǒu

木部 部 9画 U+67D0

mǒu

木部

9画

U+67D0

莫厚切

大徐本

卷别卷六上反切莫厚切頁碼184頁,第16

某酸果也。从木从𤮺。闕。

槑古文某从口。

附注徐灝注箋:「『某』即今酸果『梅』字。因假借為『誰某』,而為借義所專,遂假『梅』為之。古文「槑」或省作『呆』,皆從木,象形。」

小徐本

卷别卷十一反切莫厚反頁碼457頁,第5行,第2

槑酸果。從甘,闕。

鍇注臣鍇按:《尚書》:「唯爾元孫某。」《禮記》曰:「孝王某某者,未定之位宅也。」酸果,故從木,甘非聲,葢亦果之酸甘也。許愼不聞於師,故闕之也。

反切………頁碼457頁,第7行,第1

古文某從口。

段注本

卷别卷六上反切莫厚切古音第一部頁碼990頁,第4許惟賢437頁,第4

槑酸果也。

段注此是今梅子正字。說見梅下。

從木甘。闕。

段注此闕謂義訓酸而形從甘,不得其解也。玉裁謂。甘者,酸之母也。几食甘多易作酸味。水土合而生木之驗也。莫厚切。古音在一部。

古文某。從口。

段注從口者,甘之省也。㒳之者,皃其酢醶。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从甘,闕」,酸者何以从某?故闕義。按:甘从口(甘),一,食其物也。故从甘。[某]即今梅子。(《說文》:「塞口曰𤯁,甘,口也。字从甘。)

从甘闕。酸者何以从某?故闕義,按:甘从口(甘),一,食其物也,故从甘,⑴酸果也。从木、甘,甘變从口,梅木也,《說文》「可食」二字誤。⑵○照錄二說,均不甚了。

白话解释

某,酸果。字形采用“木、甘”会义。

字形解说

金文從木、從甘,戰國楚系文字則「甘」作「口」,而秦系文字仍從甘,為篆文、楷書所本。「甘」為口中含物,義與「口」近,故可相通。《說文》收古文「」,乃「」之重形,蓋或本之於從木口之「」。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則屬於同文會意。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酸果也。从木从甘。闕。(槑)古文某从口。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