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居幽反頁碼第976頁,第7行,第1字述
縳殺也。從手翏聲。
段注本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居求切、力周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430頁,第1字許惟賢第1056頁,第9字
縛殺也。
段注縳殺者,以束縛殺之也。凡縣死者曰縊。亦曰雉經。凡以繩帛等物殺人者曰縛殺。亦曰摎。亦曰絞。《廣韵》曰:摎者,絞縛殺也。多絞字爲長。今之絞罪,卽古所謂摎也。引申之,凡繩帛等物二股互交皆得曰摎,曰絞。亦曰糾。《喪服》曰:絞帶。又曰:殤之絰,不摎垂。注云:不絞其帶之垂者。《周禮》、《襍記》注皆云:環絰者一股纏而不糾。《丩部》曰:糾,三合繩也。《檀弓》作繆絰。繆卽摎之叚借。故注云繆讀爲不摎垂之摎也。《喪服》及《檀弓》注摎垂字,今本譌爲樛木之樛。遂不可通矣。惟《玉篇》不誤。
从手。翏聲。
段注居求切。亦力周切。三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兩邊糾結縛殺(絞殺),《說文》有䰘字,亦兩邊糾結而鬥也。
摎、絞一聲之轉。《漢書》𨑩死作「繆死」,即摎之借。實則古僅有丩字,孳乳為糾,絞、摎、䰘、繆,誼並同。
縛殺也(兩邊糾結),即絞煞也。摎、䰘義近。䰘,鬥丮不解也。
縛殺也。縛殺者,絞殺也。摎,䰘義近。䰘,鬥丮不解也。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手部

楷書
附检字
縛殺也。从手翏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