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本
卷别卷十下反切如甚切頁碼第353頁,第15字續丁孫
恁
下齎也。从心任聲。
附注段玉裁注:「未聞。按:《後漢書》班固《典引》:『亦宜勤恁旅力。』李賢注引《說文》:『恁,念也。』當用以訂正。」按:《食部》飪字古文作恁,古恁、飪通用。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下反切如甚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032頁,第1字許惟賢第888頁,第1字
下齎也。
段注未聞。按《後漢書》班固《典引》曰:亦宜勤恁旅力。李賢注引《說文》恁,念也。當用以訂正。《廣雅》曰:恁,思也。《廣韵》、《玉篇》亦曰:念也。恁念爲曡韵。《廣雅》又云:恁,弱也。則與詩荏染同音通用耳。
从心。任聲。
段注如甚切。七部。李善如深切。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下齎也。猶言下資也(資(質)本當作姿),下資猶下材也。
下齎也。與下資同(此二字鄭康成以為一字,所猬「不中用的東西」也。恁、念古音皆在侯部。
下齎也。齎與資通(資本當作姿(質?),資,資(恣之借,恣=姿?)質也。恁,下材也。《典引》之恁借為念(恁、念同部□)。
下齎也,猶言下才也,即不中用的東西。資質字當作姿。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王孫遺者鐘(金)春秋晚期

說文‧心部

漢印徵西漢

楷書
附检字
下齎也。从心任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