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的说文解字解释
怒
nù心部 部 9画 U+6012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反切乃布反頁碼第862頁,第4行,第2字述
恚也。從心奴聲。
段注本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尚書》「農(即勉也)用八政」,《方言》「怒,勉也」,皆努字之本字,《說文》無努字。
努字《說文》無。怒則作氣,故引申為怒力。「農用八政」之農訓勉,亦是怒力之怒。《方言》「怒,勉也」。
《尚書》「農用八政」,農訓勉;《方言》「怒,勉也」。故努力字當作怒。努,《說文》無。
白话解释
怒,愤恨。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奴”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篆文字形從心,表示內心的狀態;奴聲,表示音讀。在六書中屬於形聲。隸變作,楷定作怒。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郭.語1.46(楚)

說文‧心部

睡.為42(隸)秦

老子甲70(隸)西漢

春秋事語12(隸)西漢

定縣竹簡11(隸)西漢

孟孝琚碑(隸)東漢

樊敏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恚也。从心奴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