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彖的说文解字解释

彖的说文解字解释

彑部 部 9画 U+5F56

tuàn

彑部

9画

U+5F56

通貫切

大徐本

卷别卷九下反切通貫切頁碼317頁,第1

彖豕走也。从彑,从豕省。

附注段玉裁注:「《玉篇》作『豕走悅也』,恐是許書古本如此。」

蔣注《廣韻》:易有彖象。《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繫象說卦文言。《周易繫辭》:彖者,言乎象者也。注:彖,總一卦之義也。又彖者,材也。注:材,才德也。彖言成卦之材,以統卦義也。《周易正義》:彖,斷也。斷定一卦之義,所以名爲彖也。

小徐本

卷别卷十八反切吐半反頁碼785頁,第2行,第2

彖豕走也。從彑,從豕聲。

段注本

卷别卷九下反切通貫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1824頁,第5許惟賢797頁,第8

彖𧺆也。

段注《玉篇》作豕走悅也。恐是許書古本如此。《周易》卦辭謂之彖。爻辭謂之象。《𣪠辭傳》曰:彖也者,才也。虞翻曰:彖說三才。彖者,言乎象者也。虞翻曰:八卦以象吿。彖說三才。故言乎象也。古人用彖字必系叚借。而今失其說。劉瓛曰:彖者,斷也。

从彑。从豕省。

段注通貫切。十四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易經》訓「才」,不可解,彖或為篆之假。借為篆者,引筆書也,所謂書八卦也。

彖與象作《易經》時尚行,神話或以象、彖(即豕)為表象,猶今星卜以各種物為表象也。

豕走也。《周易繫傳》訓彖傳之象為「才」,不可解。或者是篆字之借,亦未可知。篆,引書也,象畫八卦形。

「彖曰」字或即篆字之假,篆訓「引書[也」,即八卦。

篆体字形

  • 附检字

    豕走也。从彑,从豕省。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