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十四反切古牙反頁碼第611頁,第5行,第1字述
居也。從宀,豭省聲。
鍇注臣鍇按:《爾雅》:戶牖之間謂之扆,其内謂之家。古者爲堂,自半巳前虚之謂之堂;半巳後實之爲室。東爲戶;西爲牖;中爲壁。尊者在室常居,牖下謂之隩。故《論語》曰:「與其媚於奧,寕媚于竈。」《春秋左傳》趙鞅曰:「畢萬有百乘死於牖下。」言安樂也。東南隅謂之𡧮;𡧮,開戶聲也。在室外,則人君當陽而坐在戶牖之間,故曰:負斧扆也。
反切………頁碼第612頁,第1行,第1字述
古文家。
段注本
卷别卷七下反切古牙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348頁,第2字許惟賢第590頁,第9字
凥也。
段注凥各本作居。今正。凥,處也。處,止也。釋宫。牖戶之閒謂之扆。其內謂之家。引伸之天子諸侯曰國。大夫曰家。凡古曰家人者,猶今曰人家也。家人字見哀四年《左傳・夏小正》傳及《史記》、《漢書》。家凥曡韵。
从宀。豭省聲。
段注古牙切。古音在五部。按此字爲一大疑案。豭省聲讀家。學者但見从豕而巳。从豕之字多矣。安見其爲豭省耶。何以不云叚聲。而紆回至此耶。竊謂此篆本義乃豕之凥也。引申叚借以爲人之凥。字義之轉移多如此。牢,牛之凥也。引伸爲所以拘罪之𨻼牢。庸有異乎。豢豕之生子冣多。故人凥聚處借用其字。久而忘其字之本義。使引伸之義得冒據之。葢自古而然。許書之作也。盡正其失。而猶未免此。且曲爲之說。是千慮之一失也。家篆當入《豕部》。
古文家。
段注按此篆體葢誤。當从古文豕作𡧚。《古文四聲韵》引作𡩅。似近是。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說文》有𢑓字,亦讀為家。或家字从豕者為从𢑓之誤耳。
《說文》有𢑓字,亦讀為家,或家字从豕者為从𢑓之誤耳。
白话解释
家,居住的地方。字形采用“宀”作边旁,采用省略了“叚”的“豭”作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家”字。
字形解说
甲骨文作,由「宀」、「
」二字構成。
從豕而著其雄性生殖器,乃「豭」之初文,聲符,兼表義。會二字得家族之義。甲骨文或從
省聲。金文三例,並從
省聲。篆文承自金文而著其尾。隸書承自篆文而變易其尾。楷書承自隸書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藤花榭本重文

段注正篆

段注重文
字形演变

甲207(甲)

甲2307(甲)

甲2779(甲)

乙1047(甲)

前1.30.7(甲)

佚953(甲)

乙4293(甲)

家戈爵(金)商代晚期

家戈父庚卣(金)商代晚期

枚家作父戊卣(金)西周早期

作冊夨令簋(金)西周早期

頌鼎(金)西周晚期

頌鼎(金)西周晚期

毛公鼎(金)西周晚期

毛公鼎(金)西周晚期

不𡢁簋(金)西周晚期

杕氏壺(金)春秋晚期

令狐君嗣子壺(金)戰國早期

中山王昔鼎(金)戰國晚期

郭.唐.26(楚)

包2.197(楚)

包2.248(楚)

天卜(楚)

帛丙2.3(楚)

九.56.41(楚)

郭.五.29(楚)

望1.17(楚)

說文古文

說文‧宀部

繹山碑(篆)秦

睡.法106(隸)秦

老子甲41(隸)西漢

曲成家行鐙(隸)西漢

熹.易.家人(隸)東漢

衡方碑(隸)東漢

曹全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居也。从宀,豭省聲。(𠖔)古文家。



(牡豕,即豭)在宀下之形,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