娠的说文解字解释
娠
shēn女部 部 10画 U+5A20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四反切章信反頁碼第985頁,第7行,第3字述
女妊身動也。從女辰聲。《春秋傳》曰:「后緡方娠。」一曰:「官婢女隷曰娠。」
段注本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失人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2455頁,第1字許惟賢第1068頁,第3字
女妊身動也。
段注凡从辰之字皆有動意。震振是也。妊而身動曰娠。別䛐也。渾言之則妊娠不別。詩。大任有身。生此文王。傳曰:身,重也。葢妊而後重。重而後動。動而後生。
从女。辰聲。
段注失人切。十三部。
《春秋傳》曰:后緍方娠。
段注哀元年《左傳》曰:后緍方娠。逃出自竇。歸于有仍。生少康焉。方娠者,方身動去產不遠也。其字亦叚震爲之。昭元年《左傳》邑姜方震大叔是也。若《生民》載震載肅。傳曰:震,動也。箋云:遂有身。則以妊解之。
一曰官婢女隷謂之娠。
段注《方言》曰:燕齊之閒養馬者謂之娠。官婢女廝謂之娠。郭注。娠音振。女廝,婦人給使者。
字形解说
甲骨文從女、辰聲,篆文、楷書同。字從「女」為義符,表示此字與女子有關;從「辰」為聲符,有兼義的功能,依《說文》,「辰」字本義為「震也」,而「娠」的意思是女子懷孕身動,因此二字關係密切。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合14070(甲)

說文‧女部

武梁祠畫象題字(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女妊身動也。从女辰聲。《春秋傳》曰:“后緡方娠。”一曰宮婢女隸謂之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