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的说文解字解释
傍
bàng人部 部 12画 U+508D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八上反切步光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1498頁,第1字許惟賢第657頁,第7字
近也。
段注古多假並爲之。如《史記・始皇紀》並河以東,《武帝紀》並海是也。亦假旁爲之。見《溝洫志》、《食貨志》。
从人。旁聲。
段注此舉形聲包會意也。《韵會》無聲。步光切。十部。按亦讀去聲。
白话解释
傍,靠近。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旁”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作,由「人」、「旁」二字構成。從人,示依傍於人。從旁,聲符,注明音讀,兼表義。旁,本義為博大,引申為接近、依靠。會二字得靠近之義。楷書承自篆文,右體「旁」形整齊化,形成上下二體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人部

楷書
附检字
近也。从人㫄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