䌛的说文解字解释
䌛
yáo系部 部 18画 U+431B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四反切延朝反頁碼第1023頁,第1行,第2字述
從隨也。從系䚻聲。
段注本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余招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569頁,第2字許惟賢第1116頁,第2字
隨從也。
段注《辵部》曰:從,隨行也。隨,從也。䌛與隨,從三篆爲轉注。从系者,謂引之而往也。《爾雅・釋故》曰:䌛,道也。詩書䌛作猷。叚借字。《小雅》。匪大猶是經。《大雅》。遠猶辰吿。傳皆曰:猶,道也。《書・大誥》。猷爾多邦。猷亦道也。道路及導引,古同作道。皆隨從之義也。䌛之譌體作䌛。亦用爲傜役字。傜役者,隨從而爲之者也。
从系。
段注有所系而隨從之也。
䚻聲。
段注余招切。按此音非也。當以周切。三部。
或䌛字。
段注古䌛由通用一字也。各本無此篆。全書由聲之字皆無𣒨柢。今補。按詩,書,《論語》及他經傳皆用此字。其象形會意今不可知。或當从田有路可入也。《韓詩》横由其畝傳曰:東西曰横。南北曰由。《毛詩》由作從。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書•大誥》「猷爾多邦」,猷,于之借,由乃《說文》「㽕蘗」之㽕,古文作由。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彔伯戈冬簋蓋(金)西周中期

懋史䌛鼎(金)西周中期

師㝨簋(金)西周晚期

散氏盤(金)西周晚期

師克盨(金)西周晚期

包2.70(楚)

郭.六.24(楚)

郭.尊.9(楚)

曾71(楚)

新甲3.15、60(楚)

說文‧系部

睡虎地簡15.101(隸)秦

老子甲後202(隸)西漢

老子乙前72下(隸)西漢

武威簡.少牢1(隸)西漢

禮器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隨從也。从系䚻聲。臣鉉等曰:今俗从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