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钧一发的意思
千钧一发的意思解释
钧:古时的计量单位;以三十斤为一钧。一根头发上拴着千钧重物。形容万分危急的情形。
例句正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一位不知名的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跳进冰冷的河水中,救起了落水儿童。
正音“发”,不能读作“fā”。
辨形“钧”,不能写作“均”。
辨析千钧一发和“危如累卵”;都比喻非常危险、危急。不同在于:①千钧一发偏重于“危急”;“危如累卵”偏重于“危险”;不能表示“紧急”。②千钧一发可跟“事”搭配;“危如累卵”不能。“危如累卵”可用于具体东西;千钧一发不能。
谜语最韧的头发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十分危急。
典故韩愈,字退之,唐朝邓州南阳人,是当时的大文豪,主张文以载道之说,以复古为革命,用散文代替骈文,影响当时及后代非常大,所以有文起八代之衰之功劳,他很反对佛教。唐宪宗派使者要去迎接佛骨入朝,他上表谏阻,得罪了皇帝,被贬到潮州去当刺史的官,他在潮州结识了一个老和尚,这位和尚聪明达理,和韩愈很谈得来,而韩愈在潮州又很少朋友,所以和这位和尚往来比较密切,因而外间的人都传说韩愈也相信佛教了。
他的朋友孟郊(几道),当时做着尚书,是最信奉佛教的。也为了得罪宪宗皇帝被贬谪到吉州去。到了吉州后,他也听到人们的传说,说韩愈已经信起佛来,他有点疑惑,因为他知道韩愈是反对信仰最力的人,为此,他特地写了一封信去问韩愈。韩愈接到孟几道的信后,知道他与和尚往来,才引起别人发生了误会,马上回信向孟几道加以解释。而且,韩愈对当时在朝的一班大臣们,信奉佛教,不守儒道,一味拿迷信来蛊惑皇帝,大大加以抨击。他对皇帝疏远贤人,使儒道坠落,颇为愤慨。
信中有这样的话: “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共危如一发引千钧……” 这是比喻一件事情,到了极危险的地步,好像一根头发,系着一千斤重的东西。现在一般人凡是遇到最危险的事情,往往就拿这句话来形容。这则成语见韩愈给孟尚书书,有:“共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洼以微灭。”之句。
千钧一发的词典解释
词语解释
千钧一发[ qiān jūn yī fà ]
⒈ 千钧之物吊在一根发丝上。比喻极其危急。
例假手鞑靼,连岁屏除,岌岌之势千钧一发矣。——宋·程珌《丙子轮对剳子》
英imminent peril;
引证解释
⒈ 千钧重物用一根头发系着,比喻万分危急或异常要紧。
引语本《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係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絶也。”
明 方孝孺 《吴氏二贤母哀辞》:“引千钧兮一髮,以手障兮惊澜。”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一章十七》:“《或问》‘喜、怒、哀、乐,各有攸当’二句,安在‘方其未发上’,补本文言外之意,是别嫌明微,千钧一髮语。”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五章:“正在这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那捉女学生的警察猛地被一个人一脚踢出好远去。”
国语辞典
千钧一发[ qiān jūn yī fǎ ]
⒈ 比喻非常危险。参见「一发千钧」。
引宋·李曾伯〈水龙吟·吾皇神武中兴〉词:「中流孤艇,千钧一发,老夫何有?」
近岌岌可危 急不可待 九死一生
反安如磐石
千钧一发造句
1.在手榴弹即将爆炸的千钧一发的时刻,班长用身体掩护了战友。
2.我走进城堡看见一个没有四肢的乌龟和一匹汗血宝马赛跑,千钧一发的时候乌龟得冠了。
3.一个小学生不看车子横穿公路,一辆轿车飞快驶来,在这千钧一发时刻,突然跑来一个中年人,把孩子迅速强拉到路边,避免了一场不幸的发生。
4.毽子调皮地向右边飞去,眼看就要着地了,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绢绢机灵地向右边一弯腰一伸腿,毽子就像被磁铁吸住了似的,又让她给控制住了。
5.在突尼斯,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军队支持了街上的反抗者;军队拒绝向游行示威者开火。
6.此刻情势千钧一发,若想要救出人质,得步步为营,丝毫马虎不得。
7.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他毫不犹豫,勇敢无畏的挡住子弹,最后壮烈牺牲。
8.在这千钧一发的瞬间,禁卒知道那两名唱歌的囚犯拥有一些他没有的东西。
9.在手榴弹即将爆炸的千钧一发的时刻,班长用身体掩护了战友。
10.他们不得不维持千钧一发的经济平衡。
千钧一发的翻译
- in a most dangerous condition
- критический момент
- 一髪(いっぱつ)千鈞を引(ひ)く,危機(きき)一髪,間(かん)一髪
- an einem Faden hǎngen(im kritischen Augenblick)
- poids de trente mille livres suspendu à un cheveu(danger immin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