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饼充饥的意思
画饼充饥的意思解释
画个饼子以解饥饿。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惠。也比喻借空想安慰自己。
例句小生待画饼充饥,小姐似望梅止渴。(明 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六出)
正音“充”,不能读作“cōng”。
辨形“画”,不能写作“划”;“充”,不能写作“冲”;“饥”,不能写作“肌”。
辨析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都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常可通用。但画饼充饥还有实际的行动;“望梅止渴”却没有实际行动。
谜语饼干图
用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典故三国时期,有一个人叫卢毓,在魏国做官,由于他为魏文帝曹丕出了许多好主意,因此,受到朝廷器重,升为侍中、中书郎。有一次,魏文帝对卢毓说:国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关键就在你了。选拔人才,不要取那些有名声的,名气不过是在地上画一个饼,不能吃的。卢毓回答说:靠名声是不可能衡量才能的人,但是,可以发现一般的人才。由于修养高,行为好,而有名的,是不应该厌恶他们。我以为主要的是对他们进行考核,看他们是否真有才学。现在废除了考试法,全靠名誉提升或降职,所以真伪难辩,虚实混淆。魏文帝采纳了卢毓的意见,下令制定考试法。
画饼充饥的词典解释
词语解释
画饼充饥[ huà bǐng chōng jī ]
⒈ 画个饼子来解饿。本比喻徒有虚名而于实际无好处。后多用来比喻以空想来安慰自己。
例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英appease one's hunger with depicted cake; draw cakes to allay hunger—feed on illusions;
引证解释
⒈ 后以“画饼充饥”比喻徒有虚名,无补于实用。
引《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唐 冯用之 《权论》:“圣人知道德有不可为之时,礼义有不可施之时,刑名有不可威之时,由是济之以权也。其或不可为而为,则礼义如画饼充饥矣。”
《续传灯录·行瑛禅师》:“谈玄説妙,譬如画饼充饥。”
⒉ 喻以空想自慰。
引宋 李清照 《打马赋》:“説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驤之志。”
《水浒传》第五一回:“官人今日见一文也无,提甚三五两银子,正是教俺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鸞 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国语辞典
画饼充饥[ huà bǐng chōng jī ]
⒈ 魏文帝令大臣卢毓推举人才,强调须有真才实学,不可徒具名声,否则便像在地上画饼一般,只能看而不能吃。典出亦比喻聊以空想安慰自己。也作「画饼充饥」、「充饥画饼」。
引《三国志·卷二二·魏书·卢毓传》。比喻徒具虚名而无益于实际。《续传灯录·卷二〇·(卢山)开先(广鉴)行瑛禅师》:「谈玄说妙,譬如画饼充饥。入圣超凡,大似飞蛾赴火。」
《水浒传·第五一回》:「官人今日见一文也无,提甚三五两银子,正是教俺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娇鸾百年长恨》:「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近望梅止渴
画饼充饥造句
1.尽管画饼充饥,所有人还得装出一副垂涎欲滴的模样。
2.后来人们就用"画饼充饥"这个成语比喻用幻想抚慰自己,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3.特鲁西埃开新闻发布会了,坦诚得令人吃惊,顺带还描绘了一份宏伟蓝图——就算是画饼充饥,也还当着众人的面画了,至少有立此为证的功效。
4.莫羽心中翻了个白眼,这算画饼充饥吗?打造了一个牛逼的宝贝,自己却无法使用,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难怪人族孱弱,尽做些不切实际的事情。
5.画饼充饥,指鹿为马,误导消费。
6.后来人们就用"画饼充饥"这个成语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7.画饼充饥,指鹿为马,误导消费。
8.能源至上的各种论调将比比皆是: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有一个政治大党放弃微弱的环保共识,转而画饼充饥,企望一个该党不可能带给大众的石油聚宝盆。
9., 虎爷的这些画饼充饥的话并没有激起多少人气,尽管王老虎、王二虎、王三虎使劲鼓着掌,可是掌声依旧稀稀落落。
画饼充饥的翻译
- draw cakes to allay hunger
- несбыточный
- 空想によって自(みずか)らを慰(なぐさ)める
- mit gemalten Kuchen abspeisen(von Illusionen leben)
- se repaǐtre d'illusions(faire des dessins de galettes pour tromper la fa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