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上反切皮冰切古音第六部頁碼第1862頁,第3字許惟賢第814頁,第2字
馬行疾也。从馬。仌聲。
段注皮冰切。六部。按馬行疾馮馮然,此馮之本義也。展轉他用而馮之本義廢矣。馮者,馬蹏箸地堅實之皃。因之引伸其義爲盛也,大也,滿也,懣也。如《左傳》之馮怒,《離騷》之馮心,以及《天問》之馮翼惟象,《淮南書》之馮馮翼翼。《地理志》之左馮翊皆謂充盛。皆畐字之合音叚借。畐者,滿也。或叚爲凭字。凡經傳云馮依,其字皆當作凭。或叚爲淜字。如易,詩,《論語》之馮河皆當作淜也。俗作憑。非是。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訓滿者當作畐。馮河則應作淜河。
引申為氣燄盛也。《左傳》「震電馮怒」。訓滿者,馮(蒸)與畐(之)之蒸對轉,馮之入聲即畐。馮几乃凭之借,馮河乃淜之借。
訓滿者=畐。馮河=淜河。
白话解释
冯,马快速行进。字形采用“马”作边旁,“冫”作声旁。
字形解说
金文作,由「馬」、「冫」二字構成。所從「馬」,多所變異,失其原形。從馬,示馬行。從冫,聲符,注明音讀。「冫」乃「奔」之假借,示馬行之速(《假借遡原》,P128),此造字假借之例。篆文承自甲骨文,從馬、冫聲。隸書、楷書承自篆文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姑馮𠯑同之子句鑃(金)春秋晚期

說文‧馬部

老子乙前121上(隸)西漢

臨虞宮高鐙(隸)西漢

居延簡甲956(隸)西漢

孔龢碑(隸)東漢

史晨碑(隸)東漢

晉辟雍碑(隸)西晉

楷書
附检字
馬行疾也。从馬冫聲。臣鉉等曰:本音皮冰切。經典通用爲依馮之馮。今别作慿,非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