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的说文解字解释
萬
wàn禸部 部 12画 U+842C
大徐本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無販切頁碼第485頁,第5字續丁孫
𥝄
異體𥝅、萬
蟲也。从厹,象形。
附注段玉裁注:「與《虫部》𧍣同,象形。」「叚借為十千數名,而十千無正字,遂久叚不歸,學者昧其本義矣。」徐灝注箋:「萬即𧍣字,譌从厹,此古文變小篆時所亂也。因為數名所專,俗書又加虫作躉,遂歧而為二。古重唇音讀若曼,聲轉為邁,故躉音丑芥切。」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象蠍子之形,與『𧍣』同字。其後下部漸漸繁化為『禸』形,秦隸上部訛為『艸』形作『萬』,而為後世隸楷所承。」
蔣注丁福保《佛學大辭典》:《慧琳音義》十二曰:「卐字之文,梵云室哩靺蹉(Śrivatsa),唐云吉祥相也。有云萬字者,謬說也,非是字也。乃是如來身上數處有此吉祥之文,大福德之相。」然其形右旋則爲卐,如禮敬佛,右繞三匝,佛眉間白毫右旋婉轉,總以右旋爲吉祥。古來有作卍者,誤也。高麗本之《藏經》及《慧琳音義》二十一之《華嚴音義》皆作卐。又示右旋之相而記爲卐。余于印度聞學僧之說,謂此卐形爲梵天家之吉相,凡畫尊像,必劃此卐形,于此郭內畫形體爲法,是乃火炎上之形。梵天之法,以火爲最大清淨最大吉祥,而創此相也。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八反切舞飯反頁碼第1130頁,第4行,第1字述
蟲也。象形。從禸。
段注本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無販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955頁,第1字許惟賢第1284頁,第1字
蟲也。
段注謂蟲名也。叚借爲十千數名。而十千無正字。遂久叚不歸。學者昧其本義矣。唐人十千作万。故《廣韵》万與萬別。
从厹。
段注葢其蟲四足像獸。
象形。
段注與《虫部》𧍣同。象形。葢萬亦𧍣之類也。無販切。十四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漢碑有「万」,从一从人,千亦从人,此字似《說文》脱之。
十千作「万」,漢碑已有,非起唐人,但其字形不可解。
千萬之萬似當作万(漢碑已有万字,疑《說文》漏去也)。万从一从人,與千(千亦从人)、百之从十从一相類。
數之萬字,或即漢碑已有之万字。万从一从人,千亦从人可證。
白话解释
万(萬),虫蝎。采用“厹”作边旁,字形像蝎子之形。
字形解说
甲骨文作「」,周代金文作「
」、「
」等形,像蠍子之形,突出其利鉗,長尾毒螫,中像環節。「萬」字之毒螫後訛變為「厹(禸)ㄖㄡˊ」,後假借為數目專字,本義湮沒。秦篆後隸楷上部作「
」。《說文‧禸部》:「
,虫也。从厹,象形。」本義為蠍子。在六書中屬於獨體象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