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硞的说文解字解释

硞的说文解字解释

石部 部 12画 U+785E

què,kè,kù

石部

12画

U+785E

苦角切

大徐本

卷别卷九下反切苦角切頁碼312頁,第14

硞石聲。从石吿聲。

小徐本

卷别卷十八反切刻學反頁碼776頁,第6行,第2

硞石聲。從石告聲。

段注本

卷别卷九下反切苦角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799頁,第2許惟賢786頁,第8

硞石聲。

段注今《爾雅・釋言》。硈,鞏也。郭云:硈然堅固。邢昺曰:硈苦學切。當从吿。《說文》別有硈。苦八切。石堅也。按邢語剖別甚精。《釋文》苦角切。故邢曰苦學切。四覺韵字多從屋韵轉入。如四江韵字多從東韵轉入。吿聲在古音三部屋韵。是以硞轉入覺韵。據陸氏反語。則知陸本作硞不作硈。《廣韵》、《玉篇》皆曰:硞苦角切。硈恪八切。《集韵》、《類篇》克角一切內亦有硞無硈。皆可證。而《釋文》,注,疏,唐石經皆譌作硈。則與陸氏苦角之音不合矣。且硞之與鞏音切近。以尢韵與東韵切近。而硈與鞏不相關也。硈斷無苦學之音。硞斷無苦八之音。此一定之音理。學者不知古音不可與讀古者此也。《江賦》曰:幽𧯑積岨。礐硞䃕確。礐硞當上音學,下音角。或問何不正音之苦角爲苦八。而謂正文字誤也。曰:音義積古相傳之學。陸氏多從舊。當陸時字固未誤也。《五經文字》曰:硈口八反。又苦角反。見《爾雅》。知張時《爾雅》巳誤。而張云吉聲之字,可有口八口角二反。是其不知音理也。

从石。吿聲。

段注苦角切。三部。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石聲。从石告聲。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