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木渥反頁碼第918頁,第4行,第1字述
𤃬也。從水翟聲。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直角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2255頁,第3字許惟賢第981頁,第7字
𤃬也。
段注《崧高傳》曰:濯濯,光明也。《靈臺》傳曰:濯濯,娱遊也。皆引伸之義也。有假洮爲濯者。如鄭注《顧命》之洮爲澣衣成事是也。《周禮》故書以濯爲祧。《爾雅》以濯爲珧。史,漢以輯濯爲楫櫂。皆古文假借。
从水。翟聲。
段注直角切。二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詩》傳:「濯濯,光明」,與赭赭對舉,乃燿燿之借。同从翟聲,古音皆為調。
白话解释
濯,浸泡在大片水域里清洗。字形采用“水”作边旁,“翟”是声旁。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右濯戈(金)戰國早期

說文‧水部

一號墓竹簡51(隸)西漢

武威簡.特牲9(隸)西漢

晉辟雍碑陰(隸)西晉

楷書
附检字
𤃬也。从水翟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