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的说文解字解释
濫
làn水部 部 17画 U+6FEB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盧瞰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2194頁,第3字許惟賢第954頁,第9字
氾也。
段注謂廣延也。《商頌》、《左傳》皆云:賞不僭。荆不濫。《魯語》。濫於泗淵。皆其引伸之義。
从水。監聲。
段注盧瞰切。八部。
一曰濡上及下也。
段注此因濫與淋聲近。淋訓以水𣵽。則濫訓略同。
詩曰:𧥑沸濫泉。
段注觱小徐作滭。此《詩・小雅》、《大雅》皆有之。今作檻泉者,字之假借也。毛曰:觱沸,泉出貌。檻泉,泉正出也。濫泉由小以成大。故偁以證氾義。
一曰淸也。
段注此又別一義。與濫葢相反而相成也者。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濫、氾音同,故相轉注。
白话解释
滥,洪水漫延。字形采用“水”作边旁,“监”是声旁。一种说法认为,“滥”是从上到下整体沾湿。《诗经》上有诗句唱道:“喷涌 而出、沾湿山岩的泉水在翻腾。”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滥”是“清”的意思。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的字形從水,表示與水相關;監聲,表示聲音。隸變作,楷書作濫。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規範字作「滥」。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水部

袁博殘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氾也。从水監聲。一曰濡上及下也。《詩》曰:“𧥑沸濫泉。”一曰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