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的说文解字解释
滑
huá水部 部 12画 U+6ED1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胡劼反頁碼第902頁,第2行,第2字述
利也。從水骨聲。
段注本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與汩同。「滑夏」者,汩亂夏也。
利也。《書》「蠻夷猾夏」之猾,《說文》無,只作滑(亂也),其本字則當作淈。
猾,《說文》無。「蠻夷猾夏」字當作淈。淈,亂也。今作汩。
白话解释
滑,流利。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骨”是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字形從水,表示與水相關;骨聲,表示音讀。隸變作、楷定作滑。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規範字作「滑」。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滑孝子鼎(金)戰國晚期

說文‧水部

老子乙前119下(隸)西漢

一號墓竹簡287(隸)西漢

漢印徵西漢

武威醫簡10(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利也。从水骨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