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的说文解字解释
湛
zhàn水部 部 12画 U+6E5B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宅減反頁碼第908頁,第7行,第1字述
沒也。從水甚聲。一曰:湛水,豫章濅。
鍇注臣鍇按:今《周禮》「荆水其濅穎、湛」注云:「當在豫州,在此非也。」
反切………頁碼第909頁,第1行,第1字述
古文湛。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宅減切、直林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224頁,第3字許惟賢第968頁,第3字
𣳚也。
段注古書浮沈字多作湛。湛沈古今字。沉又沈之俗也。下文云:𣳚,湛也。二字轉注。
从水。甚聲。
段注按直林切。七部。大徐宅減切。未知古義古音也。凡湛字引伸之義甚多。其音不一。要其古音則同直林切而巳。
一曰湛水。豫州浸。
段注州各本作章。今依《地理志》注,《集韵》所引訂正。《職方氏》。荊州其浸穎湛。豫州其浸波溠。許系溠於荊,系湛於豫。葢以正經文之互譌也。鄭注云:湛,未聞。許系諸豫。葢必實有所指矣。《水經》汝水篇注曰:汝水,又東南逕繁丘城南而東南出。湛水出犫縣北魚齒山西北。東南流歷魚齒山爲湛浦。《春秋傳》襄十六年。楚晉戰於湛阪。葢卽湛水以名阪也。又東南逕蒲城北。又東入汝。《周禮》鄭注曰未聞。葢偶有不照。按許意亦正謂斯水也。杜元凱云:昆陽縣北有湛水。東入汝。今河南南陽府葉縣北二十里有昆陽城。
古文。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浮沈當作湛。湛露之湛,形容字。
浮沈=浮湛。沈、山上久雨水也。湛露係形容字。
湛【陳】。浮沈字當作湛。湛露字係形容字。
白话解释
湛,沉没。字形采用“水”作边旁,“甚”是声旁。一种说法认为,“湛”是湛河,豫州地区的水泽。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藤花榭本重文

段注正篆

段注重文
字形演变

𠑇匜(金)西周晚期

包2.169(楚)

說文古文

說文‧水部

老子乙221下(隸)西漢

古地圖(隸)西漢

武威簡.少牢19(隸)西漢

陳君斷碑陰(隸)東漢至魏晉

楷書
附检字
没也。从水甚聲。一曰湛水,豫章浸。(㴴)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