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的说文解字解释
款
kuǎn欠部 部 12画 U+6B3E
大徐本
卷别卷八下反切苦管切頁碼第286頁,第16字續丁孫
㱁
異體款
意有所欲也。从欠,㝮省。
鉉注臣鉉等曰:㝮,塞也。意有所欲而猶塞,㱁㱁然也。
歀
㱁或从柰。
附注邵瑛羣經正字:「凡篆文偏旁『出』字,隸法當作『土』。」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八下反切苦管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1641頁,第4字許惟賢第719頁,第11字
意有所欲也。
段注《屈原賦》曰:悃悃㱁㱁。王注。心志純也。按古款與窾通用。窾者,空也。款亦訓空。空中則有所欲也。《釋器》。款足者謂之鬲。小司馬引舊說款足謂空足也。又引申子款言無成。
从欠。㝮省。
段注臣鉉等曰:㝮,塞也。意有所欲而猶未塞,款款然也。按空則宜窒。苦管切。十四部。
款或从柰。
段注取柰何之意。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訓空者=窾。
白话解释
款,内心有所欲求。字形采用“欠”和省略了“宀”的“”会义。“歀”,这是“款”的异体字,采用“柰”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字形從欠、從㝮省。「欠」為張口氣散,即呵欠。打呵欠為意念反映的動作,故引申可為欲望。「㝮」為閉塞、阻塞,引申而為滿足。二者相合而為欲望意念冀得滿足的意思。《說文》另收或體字「歀」,從「柰」,取欲望企求至為無奈之意。隸書及楷書則將篆文左上部的「出」或古文的「木」省變「士」,使構字之意隱而不顯。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藤花榭本重文

段注正篆

段注重文
字形演变

說文‧欠部

說文或體

流沙簡.簡牘5.1(隸)東漢

武威醫簡80甲(隸)東漢

西晉三國志寫本(隸)西晉

楷書
附检字
意有所欲也。从欠,𡪡省。臣鉉等曰:𡪡,塞也。意有所欲而猶塞,㱁㱁然也。(歀)㱁或从柰。


